欢迎访问金寨县人民医院!

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寨医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院新闻

一封感谢信 洋溢和谐情

发布时间:2021-10-05 09:18:46 信息来源:金寨县人民医院 作者:中医科 浏览:1026 次
【字体大小:

         9月30日,我院中医风湿免疫科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九旬老人之手的感谢信,信中虽没有华丽的语句,却朴实地表达了老人家对中医风湿免疫科的深厚情谊,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充分认可与肯定。这虽是一封普通的感谢信,但对科室却意义重大,它是和谐医患关系的真实体现。中医风湿免疫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福音;医护人员用心用情的服务,才使得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谢。

    像这样的感谢信,科室已积有许多,更有鲜红的锦旗挂满医办室整面墙。杨俊龙、杨芹主任率先垂范,几十年兢兢业业,爱院如家,余秀芳护士长积极配合,带领科室人员,打造一支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有爱心、有能力和敢于担当的科室团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其中不乏很多危急重症,收到越来越好的社会反响。  

    曾记得,89岁的老人李某,素有冠心病、心脏重度增大、心房纤颤、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脊柱畸形、胆石症等病史, 突发重症肺炎,心功能恶化,急性肺水肿,感染性休克,午夜时分急诊入院。病情危重,命悬一线。值班接诊的袁兴莉医生认真、冷静、有条不紊予以处置,同时电话汇报科主任杨芹。杨主任曾有着十余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经验。她接到电话火速赶到科室,对患者仔细查体,分析各项检查结果,作出精准判断,果断决策。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抗感染、抗休克,维持基本生命体征,营养支持,同时治疗基础病,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全科医护人员一丝不苟,同心协力,加班加点,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重症监管,全心呵护。科室退休返聘老中医杨俊龙主任亲自为其把脉问诊,开具精准良方,中西合璧,针药同施,多措并举。老人病情终于得以控制,转危为安,直到痊愈出院。家属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后续随访,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还帮着儿子种蔬菜。  

 

     曾记得,18岁小伙蔡某,剧烈腰背痛,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使本就紧张的高三生活更添苦楚。家长经人介绍找到中医风湿免疫科的熊朋鹏副主任,熊医生经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及相关检查,确诊强直性脊柱炎,为其开具了显效快、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生物制剂。加上余秀芳护士长坚持给患者做督灸,最终症状改善、疼痛减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1月前高高兴兴进入某大学就读。

     曾记得,天堂寨镇“炒茶能手”黄某,在安医附院确诊为多发性肌炎。病情复杂,多次住院,疲于奔波,往返省城均得数十小时车程,看病花费不易。于2020年3月就诊我院中医风湿免疫科,接诊的是从北京进修风湿专业回来的朱为医生,经医护悉心诊疗,病情终得平稳控制,此后免于往返大医院的舟车劳顿。

    曾记得,今年36岁的丁某,风华正茂之年就已罹患类风湿关节炎,饱受病痛十余载,多关节残毁,坐着轮椅来到中医风湿科。其父说:遍访全国各地土方、秘方,最终还是落得关节畸形、残疾。段晓翔医生在中日友好医院帮扶专家徐愿博士的指导下,处方《医宗金鉴》“资生汤”,应用生物制剂配合传统抗风湿治疗,半月后病情即明显好转,出院时已能自主行走。

    曾记得,家住梅山镇的耿某,年轻时是一名货车司机,长期生活不规律,四十多岁时就患有严重的心肌病、脑梗塞,未得规范治疗,最终发作急性心梗。经杨芹主任抢救得以保全生命,心梗之后时有心衰反复,一旦发作呼吸困难,浮肿、乏力加重,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中医风湿免疫科杨芹主任团队。疾病虽凶,总有解法,沉疴虽顽,亦得生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