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某,40岁,2020年10月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后意识不清,查头颅CT示"脑出血"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诊断为"丘脑出血、急性呼吸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住院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出院后仍有咳嗽咳痰,于11月07日入住我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精神差,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右侧肢体活动不能,患者第二日出现痰量增多难以咳出,指尖血氧饱和度下降,考虑患者病情较重,予以转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治疗,重症监护病房予以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吸氧、营养脑细胞、营养支持;控制液体入量,维护患者心功能;维护患者内环境稳定及保护多脏器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预防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对症治疗。经过一月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于12月9日转入神经外科予雾化祛痰,试拔出气管套管,近10天治疗后患者无明显咳痰,气管套管顺利拔出,后于12月20日转入我科行康复治疗,患者入科后精神较差,相关康复评定如下:
患者脑出血已有4个月,长时间卧床,坐起后感头晕明显,经康复评定,结合患者基础状态较差,予患者行床旁头针、面针、腹针,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予以经皮肌肉电刺激治疗。经过5天床旁康复治疗,患者能坐在轮椅上活动,后继续予以针刺、PT、ST、OT等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治疗,患者现已能在家属帮助下自行扶墙行走。
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居世界第 2 位,而在被救治存活的患者中,高达 80% 左右的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后遗症。在这其中,10% ~15%的患者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脑卒中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各方面功能的恢复以及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中风患者在经过正规、系统的神经康复训练后,治疗一年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理的患者人数可以达到 60% ;在复杂活动中需要他人帮助者仅占 20% ; 需较多帮助者占 15% ;完全依靠帮助者只占 5% 。在60岁之前的脑卒中患者中,在治疗一年后,有30%的患者可以恢复到工作中。康复对卒中后遗症患者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越早进入康复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等都有利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及重新进入社会 。
我科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共同协作,患者入院经康复评定后,予以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与治疗手段,根据评定结果动态调整治疗计划,早日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让偏瘫患者“站起来、走起来”是我们康复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目标。
康复科咨询电话:0564——706226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